子路盡力。負米奉親。親沒仕楚。嘆不及貧。
【原文】
周仲由、字子路。家貧。常食藜藿之食。為親負米百里之外。親沒。南游于楚。從車百乘。積粟萬鐘。累茵而坐。列鼎而食。乃嘆曰。雖欲食藜藿。為親負米。不可得也?鬃釉。由也事親?芍^生事盡力。死事盡思者也。
李文耕謂事親之事。承顏日短。報德思長。如仲氏子者。方樂負米之歡。旋抱銜恤之痛。思藜藿而不得。列鐘鼎而徒然。子欲養而親不待。蓋千古有同慨也。為子者幸而逮存?刹凰夹B之及時也乎。
【白話解釋】
周朝時候。有個賢人。姓仲。名叫由。表字就叫子路。他的家里窮苦得很。天天所吃的。都是些藜呀、藿呀。那一類不好的蔬菜。因為奉養爺娘的緣故。常常出去。到百里以外。背了米回來給爺娘吃。等到他的爺娘都去世了以后。他就往南方游歷。游到楚國地方。楚王就聘他做了官。他跟隨的車騎有一百輛的多。他積聚的谷米。有一萬鐘的富。坐的時候。便茵褥重疊。吃的時候。便鼎食滿前。他就嘆氣著說。我現在雖然富貴。但是要想像從前一樣吃著藜藿的蔬菜。仍舊到百里以外去背米來養爺娘。這世里斷斷不能夠再有這種日子了。叫我怎不傷心呢?鬃诱f道。仲由的服事爺娘?梢哉f是活著盡了力。死了盡著追思的了。
來源:網絡(南陽慈善吧)
|